单例模式算是设计模式中最容易理解的,最容易手写代码的设计模式。面试时也会常常会被问到用过什么设计模式时,最能脱口而出的就是单例模式了。
具体的定义优点什么的就不详述了,这里主要记录下我平常写单例及优化的一点心得。
懒汉式
很多人包括我写单例的时候,第一想到的就是懒汉式
1 | 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|
代码很简单,而且是懒加载,只有调用getInstance方法是才会初始化。但是这样是线程不安全的,即当多个线程并行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,就会创建多个实例,不能正常工作。
所以这里就有了加锁方式,将整个getInstance方法设为同步,添加synchronized关键字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;
private Singleton (){}
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}
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,虽然做到了线程安全,但导致了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线程能够调用getInstance方法。
其实我们仅仅需要对初始化的代码进行同步,这就有了双重检验锁方式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;
private Singleton (){}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 //第一次检查
synchronized (Singleton.class) {
if(instance == null) { //第二次检查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}
}
return instance;
}
}
这里第二次检查,是因为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完了第一次检查,这时如果同步块内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的话,会生成多个实例了。
但是看了相关资料后,发现这样还是有点问题。引用资料中的介绍:
由于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,这并非是一个原子操作,事实上在 JVM 中这句话大概做了下面 3 件事情。
1.给 instance 分配内存
2.调用 Singleton 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成员变量
3.将instance对象指向分配的内存空间(执行完这步 instance 就为非 null 了)但是在 JVM 的即时编译器中存在指令重排序的优化。也就是说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顺序是不能保证的,最终的执行顺序可能是 1-2-3 也可能是 1-3-2。如果是后者,则在 3 执行完毕、2 未执行之前,被线程二抢占了,这时 instance 已经是非 null 了(但却没有初始化),所以线程二会直接返回 instance,然后使用,然后顺理成章地报错。
我们只需要将 instance 变量声明成 volatile 就可以了。
1 | 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|
现在,这才是目前懒汉式单例最优的写法。
饿汉式
1 | public class Singleton { |
这种方法最简单,而且是线程安全,但缺点是不是懒加载,类一旦加载到内存中就会初始化。在类的构造函数如果要传入参数的情况下,饿汉式是不适用的。
枚举单例
1 | public enum Singleton { |
这种写法最简单,利用枚举量来保证单例,同样是线程安全的,而且枚举解决了序列化和反射攻击。
总结
单例模式是运用频率很高的设计模式,其实在app中通常没有高并发的情况,所以选择哪种写法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。但出于效率考虑,我推荐用懒汉式的使用双重校验锁方式,或者用枚举单例。